18825915991

新闻资讯

碳酸钙种类大揭秘,选择适合你的产品

1、碳酸钙的种类

轻质碳酸钙,通常被称为轻钙,其生产过程涉及石灰石的高温煅烧,产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后,通过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氢氧化钙)。再进一步通入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沉淀。经过脱水、干燥和粉碎后,得到轻质碳酸钙,其沉降体积范围为2.4~2.8mL/g。

重质碳酸钙,简称重钙,主要是通过机械粉碎天然碳酸钙矿物,如方解石、石灰石、白垩和贝壳等,来获得适当粒径的产品。其沉降体积为1.1~1.4mL/g。

活性碳酸钙,也被称为改性碳酸钙或胶质碳酸钙,简称活钙。它通过使用表面改性剂(如偶联剂、硬脂酸等)对轻质或重质碳酸钙粒子进行表面处理来制备。经过改性的碳酸钙获得了补强作用,即所谓的“活性”,因此改性后的碳酸钙通常被称为活性碳酸钙。

纳米碳酸钙,简称纳米钙,是通过碳化法将精选石灰石煅烧成氧化钙。随后,将生成的氢氧化钙在高剪切作用下粉碎并去除杂质。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浆液。经过脱水、干燥和表面处理后,最终制得纳米碳酸钙。

2、重钙与轻钙的差异

堆积密度:重钙与轻钙在堆积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重钙产品的堆积密度通常较大,范围在0.8-1.3g/cm3;而轻钙产品的堆积密度相对较小,多在0.5-0.7g/cm3。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纳米碳酸钙产品的堆积密度甚至可低至0.28g/cm3左右。通过观察产品的包装体积,我们也可以大致区分出重钙和轻钙。一般来说,重钙产品多采用25kg/包的包装,其包装体积相对较小;而同等重量的轻钙产品,其包装体积则明显更大。此外,一些纳米碳酸钙产品还可能采用15kg/包或20kg/包的包装。

白度:在白度方面,重钙产品由于杂质较多,其白度通常在89%-93%之间,仅有少数产品能达到95%。相比之下,轻钙产品经过化学合成去除了许多杂质,因此具有较高的纯净度,其白度多在92%-95%范围内,部分产品甚至能达到96%-97%,这也是轻钙常用于高档或浅色制品填充的原因。

吸油值:吸油值是衡量碳酸钙吸收液体和树脂性能的重要指标。轻质碳酸钙的吸油值为60-90ml/100mg,显著高于重质碳酸钙的40-60ml/100mg。在选择配方时,如果含有液体助剂,建议选用吸油值较小的重质碳酸钙,以减少偶联剂的使用量。例如,当碳酸钙的吸油值从40ml/100mg增加到50ml/100mg时,偶联剂的使用量将增加30%。因此,在PVC配方中选用轻质碳酸钙会增加液体助剂和PVC树脂的消耗。

水分含量:重钙产品的水分含量通常较低且稳定,一般为0.2%-0.3%,某些高档产品甚至能达到0.1%左右。而普通轻钙产品的水分含量则在0.3%-0.8%之间,有时会有一定的波动。传统上,可以通过水分仪器来区分重钙和轻钙,水分含量接近1%的产品通常为轻钙,而水分含量小于0.1%的产品则为重钙。

3、活性钙与非活性钙(普通钙)的差异

疏水性:经过活化剂处理的活性钙,其表面呈现出显著的疏水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活性钙和非活性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来区分这两种产品。

流动性:活性钙表面被有机活性剂分子包覆,这些表面张力较低的分子降低了活性钙的表面能,减少了颗粒间的粘滞阻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活性钙粉体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的改善也反映了产品分散性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动性来区分这两种产品。

粒度: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活性钙颗粒的团聚力得到显著减弱,导致颗粒的粒度明显减小。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两种产品的粒度差异。

吸油值:随着活性钙粒度的减小,颗粒间的空隙率也相应降低,这使得活性钙的微观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因此,与非活性钙相比,活性钙的吸油值更低。


客户微信
18825915991
18825915991